近期多款人形机器人迭代,傅利叶CEO称人形机器人即将迈向及格线
田曦薇领衔主演的《半熟男女》开播,一脸小雀斑的何知南出场,就让人不自觉的莞尔,为了拍这部剧,田曦薇牺牲真的挺大的,看到《半熟男女》中的田曦薇,很多观众都联想到了《漂亮的李慧珍》中的主演迪丽热巴。 ....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迎来新一轮亮相。9月26日,傅利叶智能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GR-2。在此之前,9月24日,腾讯发布类人形的轮足式机器人小五。8月,Fig e AI发布第二代机器人Fig e 02,智元机器人则一口气发布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并于近日上线开源机器人中间件。
在接受 财经记者采访时,傅利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捷表示,现在人形机器人业态与5年前的情况截然不同,“5年前大家觉得人形机器人还 遥远。5年前立项时,我们找了一个愚人节宣布公司准备开始做人形机器人,甚至不敢对外大声说,但是今天全球范围有上百家的公司要做人形机器人,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去年傅利叶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1,当时机器人一些走线还是外露的,第二代GR-2已改为内走线设计,此外,单手自由度由初代的6个增加到新一代的12个,并添 6个阵列触觉传感器模块,单臂运动负载增加到3kg,电池容量提升一倍。其他厂商中,新一代Fig e 02外观也改为外骨骼和内走线,能量和手部自由度有所提升,外形、自由度和力量都更像人类。
迭代的同时,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近期已在推进实测或准备量产。傅利叶是国内较早实现人形机器人交付的厂商,交付超100台。根据客户反馈,顾捷告诉记者,目前两个诉求最明显,一是智能化诉求,二是可靠、安全性的要求。
“智能化进展已经很快,机器人结合大模型产生一定逻辑判断能力。但人们希望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到拿饮料、炒菜洗碗等事,机器人还未实现真正的泛化性。人形机器人要做‘六边形战士’,最需要突破的是AI推理能力与本体的结合,现在机器人大脑已经能做很多规划,但无法指挥胳膊,这个方面突破后,机器人就能做很多事情。”顾捷表示,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则需长时间打磨。从大众期待看,人形机器人需要能在人类身边干活,现在人形机器人快要到达及格线了,但还远未到80~90分。预计一年左右业内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放量,到批量生产几万台则需要两三年时间。
从智能技术进展看,此前有人形机器人厂商研究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大模型技术迭代已比Ch GPT刚面世时更慢。不过,OpenAI近期发布优化了推理能力的大模型o1系列,大模型技术继续更新。
顾捷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一些任务规划、慢速动作要经过思考才能产生。此前Ch GPT还很难 长决策链任务,而新发布的o1系列让大模型推理能力提升巨大,这对机器人而言 关键。o1用到的强化学习也用在人形机器人身上,该技术对快速反应很重要,就像人类可以下意识走路、投篮,慢速思考则需要经由大模型,技术正融合和演进。算力方面,目前人形机器人动作还相对较慢,这与算力有关,现在板载GPU算力只有200TOPS左右,但明后年预计有10倍增长,3年后或增长百倍,速度将不是问题。
供应链上,顾捷表示,人形机器人40%~50%的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重合,30%~40%的供应链是以3C消费电子为基础,此前是半导体、电动车领域快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提供了基础。人形机器人成本下降也与供应链有关,此前波士顿人形机器人每台曾售超100万美元,业内不少人形机器人价格在数十万元以上,要降到特斯拉曾提到的2万美元左右,会对供应链提出很大挑战,但两三年内仍有很大可能实现。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几乎是前沿科技领域最热的两个概念,两个领域初创企业均频频获得融资,两个业态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期大模型初创企业已快速“收敛”,国内跑出6家头部独角兽, 梯队估值拉至200亿元。相比之下,即便已有人形机器人企业上市,人形机器人业态似乎仍更显早期,人形机器人公开对外亮相时更多冠以“27家参会厂商”“十八金刚”等名号,头部似乎并未完全显现。记者了解到,各家企业发展重点也不完全一致,一些企业在低调做量产交付,一些较晚成立的企业仍重视曝光获得融资。
顾捷告诉记者,与大模型业态相比,资金对人形机器人而言只是要素之一,并非通过大量资金、在一两个月内就能产生巨变。人形机器人涉及技术栈和场景选择面很广,包括电机控制、机械设计、电子软件算法等,没有一家公司能全部做完。在全世界范围内,隐约已经有头部效应,但现在还刚开始,行业需要经历马拉松的过程。
“人形机器人市场天花板很高。未来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类似汽车行业,汽车不会只来自一家公司,人形机器人会像寒武纪爆发多种生物出现一样,有不同企业走出来。另一种可能是大模型AI会产生一个 终端的产品,就像移动智能终端的iPhone。”顾捷判断。